出钱塘门览古作

花月迷人去,江山胜事存。 由来耽乐土,不复问中原。 歌舞喧南渡,风尘暗北辕。 祇馀湖上草,岁岁为王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ān):沉溺,喜爱过度。
  • 乐土:安乐的地方。
  • 中原:指中国古代的中心地区,即黄河中下游一带。
  • 南渡:指宋朝南迁,即南宋。
  • 北辕:指北方的车驾,这里比喻北方的政权或势力。
  • (zhǐ):仅仅,只有。
  • 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

翻译

花儿和月光迷人地离去,江山依旧保留着美好的往事。 向来沉溺于这片安乐之地,不再关心中原的事务。 南渡之地歌舞升平,而北方的风尘却暗淡了车驾的辉煌。 只剩下湖边的草,年年岁岁为那些贵族子弟而生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钱塘门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花月迷人去”与“江山胜事存”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美景的流逝,又暗示了历史胜事的永恒。后两句则通过“南渡”与“北辕”的对比,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复杂。结尾的“湖上草”则寄托了对往昔的无限怀念与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