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濠上书怀贻二三同好

閒居三亩宅,独卧一林隈。 客喜忘机返,人怜失意回。 濠梁一叟傲,河朔几公来。 息鸟羞衔羽,为鱼忆曝腮。 白云扉自掩,深竹径还开。 洴澼诚何用,雕龙敢擅才。 凫归差可侣,鸥伴不须猜。 好事休回辙,逃名异凿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濠梁:指濠水上的桥梁,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 河朔: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洴澼(píng pì):古代一种水鸟,这里比喻无用之物。
  • 雕龙:比喻文采斐然,才华横溢。
  • (fú):野鸭。
  • 鸥伴:指与鸥为伴,比喻隐居生活。
  • 凿坏(záo huài):指破坏墙壁,比喻逃避现实。

翻译

闲居在三亩宅院,独自卧于林木深处。 客人因忘却尘世而欢喜归来,人们因失意而悲伤返回。 濠水桥上的老叟傲然自得,黄河以北的几位公卿来访。 休息的鸟儿羞于展翅,作为鱼儿回忆起晒太阳的时光。 白云自然地掩映着门户,深深的竹林小径再次敞开。 洴澼这样的水鸟又有何用,雕龙般的才华岂能独占。 归来的野鸭或许可以为伴,与鸥鸟相伴无需猜疑。 好事者不要回转车轮,逃避名声不同于破坏墙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诗中“濠梁一叟傲,河朔几公来”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自豪与满足,而“洴澼诚何用,雕龙敢擅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才华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然超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