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城南望春

烟光蘋渚转,霁景杏园来。 流水看车度,芳尘避扇开。 花香连帐幕,草色映池台。 绮树催莺啭,长云送雁回。 深闺闭思妇,落尽后庭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蘋渚 (pín zhǔ):水边长满蘋草的小洲。
  • 霁景 (jì jǐng):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 杏园 (xìng yuán):种植杏树的园子。
  • 芳尘 (fāng chén):指花香和尘土混合的气息。
  • 绮树 (qǐ shù):美丽的树木。
  • 莺啭 (yīng zhuàn):黄莺的鸣叫声。
  • 长云 (cháng yún):连绵不断的云。
  • 深闺 (shēn guī):指女子的内室,多指未婚女子的闺房。

翻译

春日的城南,我眺望着春天的景色。烟雾缭绕的光影在水边的小洲上流转,雨后天晴的美景在杏园中展现。看着流水旁的车辆缓缓驶过,芳香的花尘被扇子轻轻避开。花香弥漫在帐幕间,草色映照在池台之上。美丽的树木催促着黄莺鸣叫,连绵的云朵送走了归雁。深闺中的思妇静静地闭门不出,后院的梅花已经落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城南的宁静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烟光蘋渚转,霁景杏园来”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又隐喻了时光的流转。后文通过对花香、草色、莺声、雁影的描写,进一步以感官体验来传达春天的气息。结尾处的“深闺闭思妇,落尽后庭梅”则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表达了思妇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