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杜鹃

· 高濂
咽露啼风,残春留得三更月。红巾绛焰占芳时,迸火风前热。为想巴云楚水,洗不尽、枝头泪血。落日争明,残霞出艳,繁星当夕。 莫问兴亡,洛阳啼处曾悲客。哀魂犹似怨当年,声里含凄切。偏是春宵易晓,更莫遣、歌闲酒歇。满酬坞使,沉醉花王,鹤休占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咽露啼风:形容杜鹃鸟在风中含着露水啼鸣,咽(yè)。
  • 红巾绛焰:形容花朵色彩鲜艳,红巾指红色的巾帼,绛焰指深红色的火焰。
  • 迸火风前热:形容花朵在风中如火般热烈。
  • 巴云楚水:指巴蜀和楚地的山水,泛指杜鹃鸟的栖息地。
  • 洗不尽、枝头泪血:比喻杜鹃鸟的啼声如同哭泣,泪血形容啼声凄切。
  • 落日争明:形容落日的余晖与杜鹃花争艳。
  • 残霞出艳:形容晚霞的艳丽。
  • 繁星当夕:形容夜晚繁星点点。
  • 洛阳啼处曾悲客:指洛阳的杜鹃啼声曾引起过客的悲伤。
  • 哀魂犹似怨当年:形容杜鹃的啼声如同哀怨的魂魄。
  • 声里含凄切:形容杜鹃的啼声中带有凄凉和切痛。
  • 满酬坞使:坞使指管理花坞的人,满酬指杜鹃花盛开,回报了花坞的管理者。
  • 沉醉花王:花王指牡丹,沉醉形容牡丹的美丽使人陶醉。
  • 鹤休占绝:鹤休指鹤停止鸣叫,占绝形容杜鹃的啼声盖过了其他声音。

翻译

在风中含着露水啼鸣的杜鹃,让春天的残月留到了三更时分。花朵如红巾绛焰般鲜艳,在风中热烈地绽放。想那巴蜀和楚地的山水,也洗不尽枝头上杜鹃啼声中的泪血。落日的余晖与杜鹃花争艳,晚霞显得格外艳丽,夜晚则是繁星点点。

不必问及兴亡之事,洛阳的杜鹃啼声曾引起过客的悲伤。那哀怨的啼声仿佛在怨恨当年,声音中充满了凄凉和切痛。偏偏春宵易逝,更不要让歌声和酒宴停歇。杜鹃花盛开,回报了花坞的管理者,牡丹的美丽使人陶醉,而杜鹃的啼声盖过了其他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以杜鹃为主题,通过描绘杜鹃在风中啼鸣、花朵的鲜艳以及落日、晚霞、繁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词中“咽露啼风”、“红巾绛焰”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杜鹃的哀婉与美丽。同时,通过对洛阳杜鹃啼声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哀思和对兴亡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高濂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