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武选沈郎咏予庭菊

何意微根里,传君秀句中。 孤芳徒自保,晚节与谁同。 留客无三径,编篱有一丛。 差存高士意,空愧野人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酬:答谢。
  • 武选:明代官职名,负责武官的选拔。
  • 沈郎:指沈约,南朝文学家,此处可能指沈姓的友人。
  • 秀句:优美的诗句。
  • 孤芳:独自开放的花,比喻高洁的人格。
  • 晚节:晚年时的节操。
  • 三径:指隐士的居所,典出《三辅决录》。
  • 编篱: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篱笆。
  • :稍微,略微。
  •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 野人:指隐居的平民。

翻译

答谢武选沈郎对我的庭院菊花的赞美, 没想到我这微小的菊花根,竟在您的优美诗句中传扬。 它独自开放,保持着自己的孤傲, 晚年时的节操,又有谁能与我共赏? 留客之处没有隐士的三径小路, 只有一丛菊花,编成篱笆围绕。 它略微保存了高士的意境, 我却空有野人的风范,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庭院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诗中“孤芳徒自保,晚节与谁同”一句,既展现了菊花的孤傲,也隐喻了诗人对晚年节操的坚守与孤独。末句“差存高士意,空愧野人风”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隐士境界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