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行作

樵山正可樵,石路上岧峣。 复值观棋侣,同聆伐木谣。 云垂接羽盖,虹起蹑天桥。 自有淹留处,无烦折桂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山:指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岧峣(tiáo yáo):山高的样子。
  • 观棋侣:一起观看下棋的伙伴。
  • 伐木谣:砍伐树木时唱的歌谣。
  • 接羽盖:形容云彩低垂,仿佛可以接住羽盖(古代帝王仪仗中的一种装饰)。
  • 蹑天桥:形容虹桥高耸,仿佛可以踏上天桥。
  • 淹留处:停留的地方。
  • 折桂招: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被称为“折桂”,这里指不必特意邀请,自有留连之地。

翻译

在西樵山,正是砍柴的好地方,石路蜿蜒而上,山势高耸。 又遇到了一起观看下棋的伙伴,共同聆听着砍伐树木时唱的歌谣。 云彩低垂,仿佛可以接住羽盖,彩虹高挂,仿佛可以踏上天桥。 自有停留的地方,无需特意邀请,就能找到留连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西樵山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樵山正可樵”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活动,而“石路上岧峣”则通过描绘山路的高耸,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后文通过“观棋侣”和“伐木谣”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自有淹留处,无烦折桂招”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