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闲适十首

· 高濂
青襟耽误十年余。宇宙身迂。翰墨虚为湖海客,前津始悟迷途。寄傲且看山水,消忧漫托琴书。 倦将短发为人梳。世故休羁。身学偷闲心学懒。萧然物外闲居。建业何妨饮水,武昌不羡多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襟:指读书人的衣衫,借指读书人。
  • 耽误:延误,耽搁。
  • 翰墨:指书写,泛指文学艺术。
  • 湖海客:指游历四方的人。
  • 前津:指前面的渡口,比喻人生的转折点。
  • 寄傲:寄托高傲的情志。
  • 消忧:消除忧愁。
  • 漫托:随意寄托。
  • 倦将:疲倦地。
  • 世故:指世俗的事情,也指人情世故。
  • :束缚,牵绊。
  • 偷闲:抽空闲暇。
  • 萧然:形容空旷寂静。
  • 物外:世俗之外。
  • 建业:指建立事业。
  • 饮水:比喻生活简朴。
  • 武昌:地名,今武汉的一部分。
  • 多鱼:比喻物质丰富。

翻译

我这读书人的衣衫已耽误了十余年。在这广阔的宇宙中,我走得迂回曲折。我曾虚度光阴,四处游历,如今才明白自己曾迷失方向。现在我寄托高傲的情志于山水之间,用琴书来消除忧愁。

我疲倦地梳理着短发,不愿再被世俗的事情所牵绊。我学习如何偷闲,如何变得懒散。我置身于世俗之外,享受着宁静的居住环境。我不必在建立事业时过于简朴,也不必羡慕武昌的物质丰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青襟耽误”、“翰墨虚为”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虚度光阴的悔恨。而“寄傲且看山水,消忧漫托琴书”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身学偷闲心学懒,萧然物外闲居”更是强调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