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春湖

· 高濂
稠烟低压水痕黄。紫绿山光。金霞翠雾双林晚,听哑哑、鸟宿斜阳。衔日远峰的的,吞云高树苍苍。 沾衣寒湿露华香。欸乃沧浪。渡头灯火星沉水,韵昏钟、山角声长。风细金波荡月,夜深银汉生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稠烟:浓密的烟雾。
  • 低压:低低地压在。
  • 水痕黄:水面上泛起的黄色波纹。
  • 紫绿山光:山色在夕阳下呈现出紫绿交错的美景。
  • 金霞翠雾:金色的霞光与翠绿的雾气。
  • 哑哑:形容鸟叫声。
  • 的的:明亮的样子。
  • 吞云:形容树木高大,仿佛能吞噬云雾。
  • 露华香:露水散发的香气。
  • 欸乃:划船声。
  • 沧浪:水名,这里指水波声。
  • 渡头:渡口。
  • 金波荡月:月光在水波中荡漾。
  • 银汉:银河。

翻译

浓密的烟雾低低地压在水面上,泛起黄色的波纹。山色在夕阳下呈现出紫绿交错的美景。金色的霞光与翠绿的雾气在傍晚的树林中交织,听着鸟儿哑哑的叫声,它们在斜阳中归巢。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高大的树木仿佛能吞噬云雾,显得苍苍茫茫。

露水寒湿,沾在衣服上,散发着香气。划船声与水波声交织在一起。渡口的灯火映在水面上,昏暗的钟声和山角的回声交织,显得悠长。微风细波中,月光在水面上荡漾,夜深了,银河显得格外清凉。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湖傍晚至夜深的景色变化。通过“稠烟低压水痕黄”、“紫绿山光”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湖光山色的变幻莫测。诗中“哑哑鸟宿斜阳”、“金波荡月”等描绘,不仅传达了自然的声音与光影,更透露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