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秋怨

· 高濂
雨扶黄叶,夜半打空窗。罗衾较冷,鹤焰知寒,蟋蟀依床。萧瑟西风摇落,树枯山瘦,朝来减却秋光。 断人肠。有约梦迷巫峡,空怜雁出潇湘。无那枕边醒耳,听彻沉沉玉漏长。一宵难过,何况是,无日不思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衾:丝绸被子。
  • 鹤焰:指灯火。
  • 蟋蟀依床:蟋蟀在床边鸣叫,形容秋夜的寂静。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带有凄凉感。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此处指代遥远的思念之地。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此处象征远方的思念。
  • 无那:无奈。
  • 沉沉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的声音。

翻译

秋雨带着黄叶,夜半时分敲打着空荡的窗户。丝绸被子感觉比往常更冷,灯火也似乎透着寒意,蟋蟀在床边鸣叫。西风萧瑟,吹落了树叶,使得树木枯萎,山峦显得瘦削,早晨起来,秋天的景色似乎也减少了光彩。

让人心碎。有约却梦不到巫峡,空自怜悯那只孤独飞往潇湘的雁。无奈地躺在枕边,醒来时耳朵里充满了沉沉的玉漏声,这声音似乎特别漫长。一夜都难以度过,更何况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雨打黄叶、冷衾寒焰、蟋蟀鸣叫等细腻的秋夜景象,表达了深切的秋怨和思念之情。诗中“萧瑟西风摇落,树枯山瘦”一句,以景生情,抒发了秋天的凄凉和生命的凋零。后文“断人肠”、“梦迷巫峡”、“雁出潇湘”等词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思念的深切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秋怨诗。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