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江门之行维舟珠浦家兄舍弟自?川来会

朝来棠棣咏,恰与雁行期。 海树寒烟断,江帆暮雨迟。 昔人犹梦寐,吾道有埙篪。 明发蘋洲上,应多访古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棠棣(táng dì):古代指兄弟。
  • 雁行(yàn háng):比喻兄弟。
  • 海树:海边的树。
  • 暮雨:傍晚的雨。
  • 梦寐(mèng mèi):梦中,形容非常想念。
  • 埙篪(xūn chí):古代的两种乐器,埙为陶制,篪为竹制,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
  • 明发:天明出发。
  • 蘋洲(pín zhōu):长满蘋草的小洲。

翻译

早晨起来,我吟咏着关于兄弟的诗句,恰好与兄弟们如雁群般相聚的时机相符。海边的树木在寒烟中若隐若现,江上的帆船在暮雨中缓缓前行。过去的人在梦中都难以忘怀,而我们的道路则如埙篪般和谐。天明时分,我将出发前往蘋洲,那里应该会有许多寻访古迹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即将与家人团聚的情景,通过“棠棣”、“雁行”等意象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海树寒烟断,江帆暮雨迟”以景寓情,渲染了离别与重逢的复杂情感。末句“明发蘋洲上,应多访古思”则预示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和对古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世界。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