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孟奇还山

四十得官已不早,到官便说还家好。 未曾半载享荣华,何事终朝太烦恼。 金马从来有客栖,松门岂合无人扫。 男儿致身羡青云,君到青云即乞身。 受恩未报胡言去,有才不试空藏珍。 古来樵隐俱在野,看君岂是悠悠者。 满腹经书宜世用,平生意气羞人下。 驷马高车有祸机,君今此去未为非。 但恐圣世搜岩穴,我辈安忍负明时。 南归若访罗浮隐,为言贱子言若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区大相:明代诗人,字用孚,号海目,广东顺德人。
  • 张孟奇:人名,具体生平不详。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因门旁有铜马而得名,后泛指官署。
  • 松门:指隐居之地,常以松树为门,象征隐逸。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悠悠者:指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人。
  • 驷马高车:指高官显贵的交通工具。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是道教名山,也是隐士隐居的地方。

翻译

四十岁得到官职已经不算早,但一到官场就说回家好。 还未满半年就享受荣华,为何整天都感到烦恼。 金马门从来都有客人栖息,松树为门的地方岂会无人打扫。 男儿志向高远羡慕青云,你到了青云就请求辞官。 受恩未报怎能轻易离去,有才华不施展如同藏珍。 自古以来樵夫隐士都在野外,看你岂是那种悠闲自在的人。 满腹经书适合用于世事,平生志气不愿屈居人下。 高官显贵的车马隐藏着祸端,你现在的离去并非错误。 只怕圣明的时代会搜寻隐士,我们怎能忍心辜负这明朗的时代。 南归若能拜访罗浮山的隐士,请告诉他我的话如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赠别友人张孟奇的作品。诗中,区大相表达了对友人辞官归隐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官场的荣华与烦恼,以及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诗的最后,诗人希望友人若有机会访问罗浮山的隐士,能传达自己的心声,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洞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