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小孤山

· 陶安
从古开关作海门,风涛不动石为根。 地灵内拱孤身露,水势西来万派吞。 高柱擎天环日月,飞岑起雾湿朝昏。 羽翰倘出层巅上,直度云霄叫帝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过:再次经过。
  • 小孤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宿松县东南。
  • 海门:指江河入海口。
  • 石为根:指山石坚固,作为支撑。
  • 地灵:指地势的灵秀。
  • 内拱:内部拱卫。
  • 孤身露:独自耸立,不依附他物。
  • 万派:指众多支流。
  • 擎天:支撑天空。
  • 飞岑:高耸的山峰。
  • 羽翰:羽毛,这里指鸟。
  • 层巅:山峰的最高处。
  • 帝阍:天帝的门,比喻朝廷或天子。

翻译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江河的入海口,风平浪静,山石坚固如根。 地势灵秀,山峰独自耸立,众多支流从西而来,汇聚于此。 高耸的山峰支撑着天空,环绕着日月,山峰间雾气缭绕,朝昏交替。 如果鸟儿能从这山峰的最高处起飞,定能直上云霄,呼唤天帝的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小孤山的雄伟壮观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诗中,“风涛不动石为根”形容山石的坚固,象征着稳定和力量;“地灵内拱孤身露”则表现了山峰的独立和灵秀。后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以及鸟儿从山巅飞向天际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展现了明代诗人陶安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