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吾阮掌教予表兄也偶瞻遗像感赋

载瞻清像念飞黄,四十馀年驹隙忙。 玄泽几回遗我恨,青刍无地为君将。 鹤鸣华表今何世,云覆仙潭有故乡。 每忆舅家童稚日,不堪梨栗涕沾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载瞻:仔细观看。
  • 清像:指遗像,即逝者的画像。
  • 飞黄:比喻逝去的时光飞逝如黄鹤。
  • 驹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白驹过隙。
  • 玄泽:深奥的恩泽,这里指逝者留下的影响或恩惠。
  • 青刍:新鲜的草料,比喻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 :奉上,献上。
  • 鹤鸣华表:比喻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声望。
  • 云覆仙潭:比喻逝者的故乡或安息之地。
  • 梨栗:比喻童年的记忆。
  • 涕沾裳:泪水沾湿了衣裳,形容悲伤至极。

翻译

我仔细观看着这幅遗像,心中感慨时光飞逝,四十多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逝者留下的深奥恩泽让我多次感到遗憾,我无法献上新鲜的草料以表达对您的怀念和敬意。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声望如同鹤鸣在华表之上,而您的故乡则如同云雾覆盖的仙潭。每当回忆起在舅家的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梨栗般珍贵,而今却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逝者遗像的瞻仰,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飞黄”、“驹隙”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同时,通过“玄泽”、“青刍”等词语,传达了作者对逝者留下的影响和恩惠的感激与遗憾。后两句则通过对故乡和童年记忆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怀旧和感伤情绪,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