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二首

· 陶安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 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 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士:指读书人,文人。
  •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
  • 玉堂:指宫殿,这里比喻朝廷。
  • 金鉴:金色的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民瘼:民众的疾苦。
  • 丹心:赤诚的心。
  • 功业:功绩和事业。
  • 富贵:财富和地位。
  • 浮沤:水面上泡沫,比喻短暂无常。

翻译

文人学习治理国家之道,时机到来时志向或许能实现。 宫殿中灯火通明如白昼,明镜高悬照耀千古。 白发之中忧虑民众的疾苦,赤诚之心为国家谋划。 期望的功业能够兴盛,而财富和地位只是短暂如泡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文人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功业的追求。诗中,“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描绘了朝廷的明亮和历史的深远,而“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则直接抒发了文人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忧虑与忠诚。最后,通过“富贵一浮沤”的比喻,诗人强调了功业的重要性,并暗示了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文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