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桐村先生

· 屠滽
抽毫只合事黄麻,闲对清江惜鬓华。 山县军书前吏迹,墓堂文字老生涯。 荷锄还著乌纱帽,借舫尝依白鸟家。 闻道闭门春寂寂,卧听风雨送莺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抽毫:提笔。
  • 事黄麻:指从事文书工作。
  • 鬓华:鬓发花白,指年老。
  • 山县:指偏远的小县城。
  • 军书:军事文书。
  • 前吏迹:前任官员的遗迹。
  • 墓堂:指坟墓旁的祠堂。
  • 文字:指书写或文学创作。
  • 老生涯:晚年生活。
  • 荷锄:扛着锄头,指农耕生活。
  • 乌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身份。
  • 借舫:借船。
  • 白鸟家:指水边的居所。
  • 闭门:闭门不出。
  • 春寂寂:春天里静悄悄的。
  • 卧听:躺着听。
  • 风雨送莺花:风雨中莺鸟和花儿的景象。

翻译

提笔只能从事文书工作,闲暇时对着清澈的江水,惋惜自己花白的鬓发。 在偏远的小县城里处理军事文书,追寻前任官员的遗迹,晚年生活在坟墓旁的祠堂,沉浸于文学创作。 扛着锄头过农耕生活,却仍戴着官员的乌纱帽,借船常在水边居所附近。 听说闭门不出的春天静悄悄,躺着听风雨中莺鸟和花儿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抽毫只合事黄麻”和“山县军书前吏迹”反映了老者曾经的官员身份和现在从事的文书工作,而“闲对清江惜鬓华”则表达了他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后两句“荷锄还著乌纱帽”和“借舫尝依白鸟家”则巧妙地结合了农耕与官宦生活,展现了老者生活的多面性。最后两句“闻道闭门春寂寂,卧听风雨送莺花”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宁静心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屠滽

明浙江鄞县人,字朝宗,号丹山。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所至有政绩。累迁吏部尚书。爱惜人才,斥抑侥幸。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宁宫成,诏许乌斯藏僧入宫庆祝。滽再疏谏止。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后以忤刘瑾,致仕。卒谥襄惠。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