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从军行

自我徂殊域,悠悠滞东鄙。 本为辑鳞介,由来徵楛矢。 久知皇极尊,宁复问箕子。 夷国日丧乱,王师费经纪。 何时咏栗薪,荣我东归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ú):前往,去到。
  • 殊域:异国他乡。
  • :停留。
  • 东鄙:东方的边远地区。
  • 辑鳞介:聚集鱼类,这里指从事渔业或水产相关的工作。
  • 楛矢(hù shǐ):用楛木做的箭,这里指从事军事活动。
  • 皇极:指帝王的统治。
  • 箕子: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指贤明的统治者。
  • 夷国:指边远的外国。
  • 经纪:管理,经营。
  • 栗薪:指柴火,这里比喻简单的日常生活。
  • 荣我东归士:使我这个东归的士兵感到荣耀。

翻译

自从我前往异国他乡,久久停留在东方的边远之地。 原本是为了聚集鱼类,后来却参与了军事活动。 我早已知道帝王的统治至高无上,不再询问贤明的箕子。 边远的外国日复一日地陷入混乱,王师在这里费心经营。 不知何时能歌颂简单的日常生活,让我这个东归的士兵感到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滞留与思乡之情。诗中,“徂殊域”、“滞东鄙”描绘了作者身处异地的无奈与孤独。通过“辑鳞介”与“楛矢”的对比,反映了作者从和平生活到参与军事的转变。最后,作者期盼能够早日回归,享受平凡而荣耀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