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黎惟仁: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紫芝山房:地名,可能是黎惟仁的居所。
- 燕京: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 举觞:举起酒杯。
- 柴桑:地名,古代指江西九江,这里可能指黎惟仁的居所。
- 枫林:长满枫树的林子。
- 芝室:指紫芝山房。
- 披云:形容云雾缭绕。
- 石床:石头做成的床。
- 龙山:地名,这里可能指一个聚会的地方。
- 高会:盛大的聚会。
- 雁塞:指边塞,这里可能指远方。
- 尺书:书信。
- 东篱:指菊花,出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 落帽狂:指晋代孟嘉在重阳节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后人用以形容不拘小节。
翻译
清晨出门,独自举杯庆祝重阳,傍晚带着余兴前往柴桑。 枫林中落叶随着霜月摇曳,紫芝山房云雾缭绕,石床冷清。 回忆往日在龙山的盛大聚会已少,远在边塞的故人书信长久未至。 今夜且与东篱的菊花共醉,何必再去寻找那不拘小节的落帽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与情感。清晨独自庆祝,傍晚访问友人,诗中通过枫林、霜月、云雾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联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结尾以“东篱醉”与“落帽狂”作对比,显示了作者此时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非外在的放纵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