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怀古述事再用前韵

· 陶安
太风扫空垓下歌,昔年分争才隔河。 鸿门酒酣赤帝子,回首四海流恩波。 台荒戏马春草绿,美人一去伤如何。 匹夫岂是万人敌,事业不竞空蹉跎。 山川灵杰千古在,石洪奇险劳经过。 半天危楼两苏迹,苍烟粉堞犹巍峨。 轻舟卸帆傍堤泊,老剑出匣临流磨。 长篙蘸碧接淮浦,惊喜江南乡景多。 杯馀吟啸无旅况,笔戏万象光森罗。 英雄过眼俱寂寞,幸际斯世休干戈。 同行佳友得豪俊,俯视馀子当殊科。 咳唾随风粲珠玉,冠盖有日锵环珂。 立身志节当自许,纷纷富贵皆从它。 譬如野鹤匪凡鸟,翅轮入云高戛摩。 喜君气岸亦孤峻,厌见小妾桃颜酡。 我归拜舞为亲寿,萱花香里春晖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风:指大风,这里形容风势猛烈。
  • 垓下歌:指项羽在垓下败亡前所唱的《垓下歌》。
  • 鸿门: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是楚汉相争时的重要地点。
  • 赤帝子:指刘邦,传说中刘邦是赤帝的后代。
  • 恩波:指恩泽,恩惠。
  • 戏马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项羽在此戏马。
  • 匹夫:普通男子,这里指项羽。
  • 蹉跎: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 灵杰:指杰出的人物。
  • 石洪:指险峻的石头和洪水,形容地势险要。
  • 两苏迹:指苏轼和苏辙的遗迹。
  • 粉堞:粉刷过的城墙。
  • 老剑:指旧剑,这里比喻老兵或老将。
  • 长篙:长竹竿,用于撑船。
  • 淮浦:淮河的河口。
  • 旅况:旅途中的情况。
  • 笔戏:指用笔描绘。
  • 森罗:众多,繁多。
  • 干戈:指战争。
  • 豪俊:豪迈英俊的人。
  • 咳唾:比喻言谈。
  • 环珂: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这里指官员的华丽装饰。
  • 翅轮:比喻飞翔的能力。
  • 气岸:气度,气概。
  • 桃颜酡:形容女子脸色红润。
  • 萱花:萱草,象征母亲。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

翻译

大风扫过空旷的垓下,昔日的争斗如今只隔着一条河。鸿门宴上,酒酣耳热之际,赤帝的后代刘邦,回首四海,恩泽流布。戏马台荒芜,春草绿意盎然,美人一去,伤感如何。普通男子岂能敌万人,事业未竟,时光蹉跎。山川间灵杰千古留存,石洪险峻,劳苦经过。半天高楼的苏氏遗迹,苍烟粉堞依旧巍峨。轻舟卸帆,靠岸停泊,老剑出匣,临流磨砺。长篙蘸碧水,连接淮河口,惊喜于江南乡景的多样。杯中余酒,吟啸无旅途的寂寞,笔下戏绘万象,光芒四射。英雄过眼,皆成寂寞,幸逢此世,休止干戈。同行佳友,得遇豪俊,俯视其余,当属不同。言谈如风,珠玉般粲烂,冠盖之日,环珂锵鸣。立身志节,当自许,纷纷富贵,皆从他。如同野鹤,非凡鸟,翅轮入云,高飞摩天。喜君气岸孤峻,厌见小妾桃颜红润。我归拜舞,为亲寿,萱花香里,春晖和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太风扫空垓下歌”等句,描绘了楚汉争霸的历史场景,而“鸿门酒酣赤帝子”则突出了刘邦的英雄形象。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山川灵杰千古在”、“苍烟粉堞犹巍峨”,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壮美。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庆幸和对个人志节的坚持,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