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六日夜作
昨宵雷电送雨来,今宵又闻天上雷。紫电照窗银竹立,初冬有此甚异哉。
天公仁慈万物祖,阴惨阳舒时不误。年年秋半雷收声,何乃致此非常怒。
怒非其时太重复,惊起昆虫死平陆。天发杀机今见之,正赖贤君调玉烛。
惕然省身思过咎,是日颁书肆宽宥。与民更始物维新,和气春熙似灵囿。
天心警戒犹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更以仁恩苏赤子,天心转移俄顷功,化为瑞雪年谷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电:紫色的闪电。
- 银竹:比喻雨滴。
- 阴惨阳舒:形容天气的变化,阴冷和晴朗。
- 玉烛:比喻贤明的君主。
- 肆宽宥:广泛地宽恕。
- 更始:重新开始。
- 灵囿:指美好的环境或景象。
- 赤子:指百姓。
- 瑞雪:吉祥的雪,预示着好年景。
翻译
昨晚雷电交加,带来了雨水,今晚又听到天上的雷声。紫色的闪电照亮了窗户,雨滴如银竹般站立,初冬时节有这样的景象,真是异常。
天公仁慈,是万物的祖先,阴冷和晴朗的天气变化总是准时。每年的秋天过半,雷声就会消失,为何这次却引发了如此不寻常的愤怒?
这种愤怒不合时宜,太过频繁,惊起了昆虫,使它们死在平坦的土地上。现在我们见证了天发的杀机,正是依赖贤明的君主来调和。
我惊恐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这一天颁布了宽恕的文书。与民众一起重新开始,万物更新,和谐的气氛如同春天的美好环境。
天心的警戒还未结束,关键在于每件事都要遵循天理。更要用仁慈的恩惠来安抚百姓,天心的转变只需片刻,就能化为吉祥的雪,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异常的雷雨天气,通过对比天公的仁慈与突发的愤怒,表达了诗人对天意的敬畏和对君主贤明治理的期待。诗中“紫电照窗银竹立”一句,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雷雨的景象,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后文通过对天意的解读和对君主的寄望,传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天命的顺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深刻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