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九首送汪教授

· 陶安
先生乃儒者,有道出羲黄。袖将攀桂名手,种作杏林芳。江月玻瓈万顷,山雪琼瑶一色,开户挹寒光。清气满胸臆,何况有奇方。 鹤凌云,鹏击水,凤鸣阳。平生济物,心在随寓寄行藏。丹鼎芙蓉紫艳,宝杵芝苓玉屑,坚子避膏肓。神圣可医国,功奏十全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黄:指伏羲和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圣人。
  • 攀桂:比喻科举及第,这里指学问高深。
  • 杏林: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这里比喻教育成果。
  • 玻瓈:即玻璃,这里形容江面如镜。
  • 琼瑶:美玉,这里形容山雪洁白如玉。
  • :舀,汲取。
  • 胸臆:内心。
  • 奇方:神奇的药方,这里指高明的学问或方法。
  • 鹤凌云:比喻志向高远。
  • 鹏击水:比喻力量巨大。
  • 凤鸣阳:比喻美好的声音或消息。
  • 济物:救助他人。
  • 随寓寄行藏:随遇而安,不拘泥于一处。
  • 丹鼎:炼丹的鼎,这里指炼药。
  • 芙蓉紫艳:形容药材珍贵。
  • 宝杵芝苓玉屑:珍贵的药材。
  • 坚子避膏肓:比喻医术高明,能治疗重症。
  • 神圣可医国:比喻有能力治理国家。
  • 功奏十全良:功绩完美无缺。

翻译

先生是真正的儒者,他的学问源自古代圣人伏羲和黄帝。他像摘取桂冠的高手一样,将学问播种在杏林之中,使之芬芳四溢。江面如万顷玻璃般平静,山雪洁白如琼瑶,他开窗就能汲取这寒冷而明亮的光辉。这清新的气息充满了他的内心,更何况他还掌握着神奇的方法。

他志向高远如鹤凌云,力量巨大如鹏击水,声音美好如凤鸣阳。他一生致力于救助他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遇而安,寄寓于行藏之中。他的炼药技艺高超,使用的药材珍贵如芙蓉紫艳,宝杵芝苓玉屑。他的医术高明,能治疗重症,就像坚子避开膏肓一样。他的能力足以治理国家,功绩完美无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儒者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位先生学问渊博、医术高超、志向远大的形象。诗中“水调歌头”的词牌名与内容相得益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先生的敬仰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词人的艺术魅力。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