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七步廊

· 韦庄
席门无计那残阳,更接檐前七步廊。 不羡东都丞相宅,每行吟得好篇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席门:指简陋的门庭。
  • 无计:无法。
  • 那:奈何,如何。
  • 残阳:夕阳。
  • 更接:再继续。
  • 檐前:屋檐下。
  • 七步廊:指狭窄的走廊。
  • 东都:指洛阳,唐代东都。
  • 丞相宅:指高官的府邸。
  • 行吟:边走边吟咏。
  • 篇章:诗文。

翻译

简陋的门庭无法阻挡夕阳的余晖,我更愿意在屋檐下的狭窄走廊中继续徘徊。我不羡慕东都那些高官的豪华府邸,因为我每次边走边吟咏,都能创作出优美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庄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席门无计那残阳”描绘了诗人简陋的居住环境,但“更接檐前七步廊”则显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接受和喜爱。后两句“不羡东都丞相宅,每行吟得好篇章”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淡漠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艺术的精神风貌。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