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

· 高适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阏伯(è bó):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商朝的始祖。
  • 高丘:高大的山丘。
  • 参商:参和商是两个星宿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这里比喻兄弟不和睦或不能相聚。
  • 终古:自古以来。

翻译

阏伯已经离去很久,高大的山丘临近道路旁。 人们都有兄弟相伴,而你却独自像参星和商星一样分离。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如今又怎能轻易衡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们普遍拥有的兄弟情谊与诗人所描绘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分离的深切感受。诗中“阏伯去已久”引出历史的长河,而“高丘临道傍”则映衬出孤独的氛围。后两句以参商星宿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孤独无伴的状态,并通过对“终古”与“而今”的对比,加深了这种孤独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境遇的感慨。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