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 高适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塔:指佛塔,因塔内供奉佛像或舍利,故称“化”。
  • :yì,高耸挺立的样子。
  • 孤高:高耸而独立。
  • :jī,登,上升。
  • 铁冠:指塔顶的装饰,可能因其坚固如铁而得名。
  • 雄赏眺:雄伟地观赏远眺。
  • 金界:指佛塔或寺庙,因其常涂以金色,故称。
  • 宠招携:受到宠爱和招待。
  • 空色: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 轩户:窗户。
  • 边声:边疆的声音,如战鼓、号角等。
  • 鼓鼙:gǔ pí,古代军中常用的鼓,用以激励士气。
  • 地豁:地势开阔。
  •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泛指中国。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才彦:有才学的人。
  • 峻风:强劲的风。
  • 端倪:事物的眉目,迹象。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具物:万物。
  • 筌蹄:quán tí,捕鱼和捕兔的工具,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翻译

佛塔高耸于中央,孤立而高耸,适宜攀登。 塔顶的铁冠雄伟,可供远眺,金色的佛塔受到宠爱和招待。 一切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透过窗户可见,边疆的声音与战鼓声相连。 天气寒冷,万里之外的北方,地势开阔,九州以西。 清雅的兴致与有才学的人相揖,强劲的风吹拂着事物的迹象。 始知在温暖的春天之后,万物都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上凉州七级浮图(佛塔)的所见所感。诗中,“化塔屹中起”一句即展现了佛塔的雄伟与高耸,而“孤高宜上跻”则表达了攀登的愿望。通过“铁冠雄赏眺”和“金界宠招携”,诗人不仅赞美了佛塔的壮观,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后文通过对边疆声音和战鼓的描写,以及对地势开阔和九州西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视野和深沉感慨。最后,诗人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作结,寓意深刻,表达了万物皆为工具,人生应追求更高境界的哲理。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