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

· 高适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郭:靠近城郭。
  • 兔苑: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囿。

翻译

二十岁就知晓书剑,向西去游历长安城。抬头仰望那宫廷之门,屈指计算着来获取公卿之位。国家风气宽厚温和远超三皇五帝时,朝廷的欢乐弥漫整个天下。都说洁白的美玉都赏赐给了近臣,普通百姓不能接近圣明的君主。归来洛阳连城边的田都没有,向东经过梁宋之地也不是我的故土。在兔苑当农民却年年收成不好,在雁池垂钓内心总是充满愁苦。世上的人对待我就如同对待一般人,只有你对我最为亲近。很高兴有这长久的交往情谊,不曾因为我一天贫困而辞别。下棋击筑直到白天很晚,尽情喝酒放声高歌在这杨柳之春。欢乐还没结束就要分别离去,让我惆怅而心惊神伤。大丈夫不做小儿女般的离别姿态,到了分别路口泪水沾湿了衣巾。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赠别韦参军的作品。诗的开篇描述了自己的壮志和抱负,以及对朝堂的期待。接着讲了自己经历的困苦和不得志。与韦参军的情谊成了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突出了这份友情的珍贵和深厚。诗中详细描绘了与友人相处的欢乐时光,如弹棋击筑、纵酒高歌等场景,展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最后面临分别时,高适虽然难过却显示出了大丈夫的洒脱。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与韦参军的深厚情谊。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