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

· 高适
自处长信宫,每向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处:独自一人。
  • 长信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廷。
  • 闺门:女子的卧室门。
  • :总是,一直。

翻译

我独自一人住在长信宫中,常常对着孤灯默默哭泣。 我的闺房门总是紧闭不开,梦想要从哪里才能进入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孤独寂寞的生活。诗中,“自处长信宫,每向孤灯泣”展现了女子在深宫中的孤寂和无助,她只能与孤灯为伴,默默流泪。后两句“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则表达了女子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她的闺门总是紧闭,梦想无法实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宫中女子的无奈和哀愁。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