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 高适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綦毋(qí wú):复姓。
  • 拾遗:官名。
  • 翰墨:笔墨,这里指诗文。
  •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并称,后泛指文学。
  • 绛叶:红色的树叶。
  • 虚砌:空空的台阶。
  • 浊醪(láo):浊酒。

翻译

今天很开心能相见,众多贤能之士依然舍弃了官署之事。傍晚晴朗的天气催促着创作诗文,秋天的兴致引发了文学的情韵。红色的树叶拥围着空空的台阶,黄色的菊花伴随着浊酒。关起门来没有什么不可以,为何还要去登高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诗中“群贤仍废曹”表现了友人们对聚会的重视。“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烘托出一种充满诗意与文艺的氛围。“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饮酒场景的描写,营造出富有色彩和情趣的画面。最后“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则体现出一种自在随心的人生态度,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的登高习俗,强调了与友人相聚、享受当下的愉悦。整首诗意境闲适,传达出诗人和友人们相聚时的欢快之情与对自由心境的追求。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