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晋三处士

· 高适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园:又称梁苑,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林,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是古代著名的游赏胜地。
  • 道经:指道教的经典。
  • 内篇:道教经典中的核心内容,通常指《道德经》等。
  • 卢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作者曾经居住或游历的地方。
  • 惆怅:形容心情低落、失意。
  • 知己: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 慕君:仰慕你。
  • 桑叶疏:桑树的叶子开始稀疏,指秋天。
  • 求贤:寻求有才能的人。
  • 上书:向朝廷或上级提出建议或请求。

翻译

有人住在清澈的河源旁,渡过河流来问我游历梁园的事情。 他手持道教经典已经注解完毕,心中明白内篇的深意却口不言传。 我在卢门居住了十年,如今看到秋草,心中的惆怅无人能诉说。 真正的知己从来不易寻得,我仰慕你的为人,愿与你交好。 分别时已是九月,桑叶开始稀疏,出门千里也找不到车辆同行。 我喜爱你,更希望你能先我一步显达,现在朝廷正在求贤,我已早早地上书推荐你。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赠别友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展现了友人的内敛与深沉,而“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欣赏。最后,诗人通过“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和助力,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高适赠别诗中的佳作。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