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
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
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
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
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
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
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
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
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著尽黄金缕。
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
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
妾年四十丝满头,郎年五十封公侯。
男儿全盛日忘旧,银床羽帐空飕飗。
庭花红遍蝴蝶飞,看郎佩玉下朝时。
归来略略不相顾,却令侍婢生光辉。
郎恨妇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
看郎强健能几时,年过六十还枯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骈阗(pián tián):形容车马众多,热闹非凡。
- 姑嫜(gū zhāng):古时称丈夫的母亲和父亲。
- 娇憨(jiāo hān):形容女子娇嫩天真。
- 索寞(suǒ mò):形容心情孤寂,无所依托。
- 飕飗(sōu liú):形容风声或风吹过的声音。
翻译
我十三岁时学习绣制华美的衣裳,自怜自爱,红袖中散发着香气。人们说这是嫁衣,我含笑不绣双鸳鸯。我的郎君十九岁,还未长出胡须,拜官于天下,他的名声远扬。车马众多,热闹非凡地祝贺我们的家门,自然不失为公卿之家。那时我家还未贫困,兄弟们出入都是双车轮。繁华与全盛两相匹配,我与郎君年纪轻轻就结为夫妻。郎家住在御沟水附近,豪门宾客都穿着华贵的鞋子。雕刻精美的盘子和酒器常常不空,我每天清晨就进入厨房准备。婆婆和公公严肃有规矩,小姑子娇嫩天真,难以取悦。我朝参暮拜于白玉堂,绣衣上尽是黄金线。我的容貌渐渐衰老,郎君对我也渐渐冷淡,我时常勉强微笑,心情孤寂。我知道郎君本来就没有长久的情感,我几次掩泪看着花落。我四十岁时头发已白,郎君五十岁封为公侯。男儿在全盛时期忘记了旧情,银床和羽帐空空地吹着风。庭院里的花红遍地,蝴蝶飞舞,看着郎君佩戴玉饰下朝。归来后他几乎不关注我,却让侍婢们生辉。郎君恨妇人容易衰老,我也深恨却不敢说。看着郎君强健的样子能持续多久,年过六十后也会枯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个女子自述的方式,描绘了从少女到中年的人生历程,以及与郎君情感的变迁。诗中,女子对郎君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哀愁,都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比女子年轻时的繁华与中年后的孤独,诗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和情感困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女性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