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卫八雪中见寄

· 高适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 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 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 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 淇上:淇水之上,淇水是古代黄河的一条支流,在今河南省境内。
  • 山樊:山中的篱笆,这里指山中的居所。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希代宝:稀世珍宝,这里比喻卫八的来信珍贵如宝。
  • 缄之:封存,这里指珍藏。

翻译

在冬季的末月,我怀念起淇水之上的时光,夕阳西下时归于山中的居所。 旧时的宅院旁有流水潺潺,平坦的田野临近古老的村落。 在雪中收到你的来信,醉意中我打开简陋的房门。 你的信件如同稀世珍宝,我珍藏起来,其价值无法言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季,收到友人卫八来信时的喜悦心情。诗中,“季冬忆淇上”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雪中望来信”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期盼友人消息的情景。最后两句“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以珍宝比喻友人的来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信件内容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