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昌松东界山行

· 高适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鸟道:形容山路险峻,只有鸟才能飞过的道路。
  • 登顿:上下行走,这里指山路曲折。
  •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坦。
  • 长坂:长长的斜坡。
  • 合沓:重叠,这里指山峰连绵不断。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任务。
  • 顾刀环:环顾四周,这里指停下来休息。

翻译

在险峻的山路上,我几次上下行走,马蹄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歇。 经过崎岖不平的长斜坡,眼前依旧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水流被岩石激起,天寒地冻中松树的色彩显得格外鲜明。 朝廷的使命还未完成,我不能停下来环顾四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艰险的山路上行进的情景,通过“鸟道”、“崎岖”、“长坂”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山路的险峻与曲折。诗中“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一句,以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使命的忠诚和责任感,即使环境艰苦,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