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词三首

· 高适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骑:成千上万的骑兵。
  • 杨柳春:指春天杨柳依依的景象,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
  • 千场:许多场合。
  • 绣骐驎:绣有麒麟图案的锦绣,这里指华丽的舞蹈服装。
  • 欢洽:欢乐融洽。
  • 太平人: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

翻译

成千上万的骑兵争相歌唱着春天的杨柳,无数场合中人们穿着华丽的舞蹈服装翩翩起舞。 无论走到哪里,总能遇到欢乐融洽的场面,相互对望,大家都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人民安乐的景象。通过“万骑争歌杨柳春”和“千场对舞绣骐驎”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后两句“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赞美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明快,意境开阔,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气氛。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