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兵到蓟北

· 高适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ǒng):远。
  • 屯军:驻扎的军队。
  • 行迈:行走,这里指行军。
  • :寻找,追求。
  • 封侯:古代指被封为诸侯,这里泛指高官显爵。

翻译

积雪覆盖,与遥远的天际相连,驻扎的军队连接着边塞,充满了愁绪。 谁知道这次行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高官显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军队的愁苦,通过“积雪与天迥”的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遥远。诗人在表达行军的目的时,用“不为觅封侯”一句,表明自己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有更深远的使命或情感。这种超脱于功名之外的情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边塞将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