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诗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岚盘百万髻,上插黄金钿。 授以道士馆,置榻于东偏。 满院声碧树,空堂形老仙。 本性乐凝淡,及来更虚玄。 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 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除非净晴日,不见苍崖巅。 上有拿云峰,下有喷壑泉。 泉分数十汊,落处皆峥潺。 寒声入烂醉,聒破西窗眠。 支筇起独寻,祗在墙东边。 呼童具畚锸,立凿莓苔穿。 灇淙一派堕,练带横斜牵。 乱石抛落落,寒流响溅溅。 狂奴七里濑,缩到疏楹前。 跳花泼半散,涌沫飞旋圆。 势束三峡挂,泻危孤磴悬。 曾闻瑶池溜,亦灌朱草田。 凫伯弄翠蕊,鸾雏舞丹烟。 凌风捩桂柂,隔雾驰犀船。 况当玄元家,尝著道德篇。 上善可比水,斯文参五千。 精灵若在此,肯恶微波传。 不拟争滴沥,还应会沦涟。 出门复飞箭,合势浮青天。 必有学真子,鹿冠秋鹤颜。 如能辅余志,日使疏其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嗣位:继承君位。
  • 刺桐川:地名。
  • :山间的雾气。
  • (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 (diàn):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
  • (guàn):浇水洗手,泛指洗。
  • 巉然:高峻陡峭的样子。
  • (chà):河流的分岔。
  • 峥潺:形容水流声。
  • 支筇:支撑着竹杖。
  • 畚锸(běn chā):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
  • 莓苔:青苔。
  • 灇淙(cóng cóng):水流声。
  • (lài):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 (dèng):石头台阶。
  • 玄元:道教称老子为“玄元皇帝”。
  • 翠蕊:绿色的花蕊。
  • 鸾雏:幼鸾。
  • 桂柂(lí):桂木制成的船舵。
  • 微波传:这里指泉水流动的样子。

翻译

皇上继承皇位六年的时候,我的宗族在刺桐川。我前来拜见军旗和兵器,诏书下达是在第二年。那时正是春天三月,环绕城郭的花连续不断。山间雾气像百万个发髻,上面插着黄金装饰。赐予我道士馆,放置床榻在东边。满院子都是碧绿的树木声,空堂中有如老神仙的形态。我天性喜爱宁静淡泊,到这里后更觉虚幻玄妙。焚香礼拜真像,洗手翻开神灵之书。新确定的山角角,乌龙独自高峻陡峭。除非是完全晴朗的日子,不然看不见那苍崖的山顶。上面有拿云峰,下面有喷涌的壑泉。泉水分几十个岔流,落下的地方都发出峥峥潺潺之声。寒冷的声音传入沉醉中,吵扰得打破了西窗的睡眠。拄着竹杖起身独自去寻找,只在墙的东边。呼唤僮仆准备挖运泥土的工具,立刻凿穿那青苔。哗哗的水声一股流下来,像白色的带子横竖牵拉。乱石纷纷抛下,寒流水声溅溅作响。好像狂傲的在七里濑,缩小到了疏朗的楹柱前。水花跳跃着半散开,涌起的泡沫飞旋着圆圆的。水势紧凑型如三峡悬挂,倾泻处危险如孤单的石台阶高悬。曾听说就像瑶池的流水,也润泽着朱草田。野鸭拨弄着翠蕊,幼鸾舞动于丹烟之中。迎着风扭转桂木船舵,隔着雾气奔驰着犀牛角做的船。更何况这里是道教老子之家,曾经写过道德篇章。至上的善可以和水相比,这文章可参照五千字。精灵如果在这里,怎会厌恶那微波流动。不应只追求水滴沥沥,还应会合成大的水波。出门又像飞箭,合拢势头冲向青天。一定有学道成真的人,戴着鹿皮帽有着秋天鹤的容颜。如果能辅助我的志向,每天让那源头疏散。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对道学、自然的感悟和喜爱。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山间的雾气、泉水的流淌等,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意境。通过对道士馆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体现了作者追求宁静淡泊、虚幻玄妙的心境。对泉水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表现出其形态和声音的多变有趣。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道家思想和文化的提及,增添了文化内涵。整体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