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
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
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
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
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
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恓惶(xī huáng):形容心情烦乱,忧虑不安。
- 顾盼:指关心和照顾。
- 逾:超过。
- 骨肉分:指亲情的深厚。
- 庖人:厨师。
- 食檗(bò):吃黄檗,比喻生活艰苦。
- 黄绶:古代官员的一种标志,这里指官职。
- 青春鬓:指年轻的头发,比喻年轻。
- 扫门:指打扫门前的尘土,比喻做卑微的工作。
- 报恩:回报恩情。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或首相。
翻译
谁说我是那忧虑不安的旅人,却偏偏受到您的关心和照顾。 这份关心应该超越了亲情的深厚,我怎敢忘记对生死的承诺。 这县城只有荒废的堡垒,云集的都是些老兵。 厨师宁愿自己代替,吃着苦涩的黄檗却错误地相互推让。 我的官职已经空悬,青春的头发也已斑白。 我回来打扫门前的尘土,却还未报答您的恩情。 独自站在飞花之中,默默地在月光下徘徊。 不知道丞相您的意思,究竟想要派遣我去哪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第五相公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迷茫。诗中,“恓惶客”与“顾盼私”形成对比,突出了第五相公的关怀之深。后文通过“黄绶名空罢”和“青春鬓又衰”描绘了诗人的落魄和衰老,而“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结尾的“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恩人的深情及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