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澹白连窗色。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菩萨鬘(mán): 一种古代妇女佩戴的首饰,通常由珠串组成,形状似菩萨的手环。
  • 频鼓墙头翼: 指鸟儿频繁地拍打翅膀,可能是在墙头寻找栖息之处。
  • 东方澹白连窗色: 东方天空渐渐发白,与窗户的颜色融为一体。
  • 门外早莺声: 外面已经有早起的黄莺在鸣叫。
  • 背楼残月明: 背对着楼房,可以看到明亮的残月。
  • 薄寒笼醉态: 轻微的寒意笼罩着酒后的慵懒姿态。
  • 依旧铅华在: 铅华,指女子化妆,这里指妆容依旧。
  • 金缕衣: 细金线编织的华丽衣物。

翻译

花朵频频拍打墙头的翅膀,东方的天空慢慢变白,映照着窗户的色彩。门外传来早春黄莺的歌声,而背对着高楼,月亮还残留着明亮的余晖。微寒的空气中,她带着几分醉意,但妆容依旧精致。当她握着朋友的手送别,半是不舍,半是衣袖上金线的衣裳被轻轻拉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闺中生活和情感。花鸟的动态、晨曦的温柔、月色的朦胧,以及醉态中的女子,都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薄寒”、“铅华”和“金缕衣”,表现了女子的娇柔与矜持,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充满了古典女性的温婉之美。

孙光宪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