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召陵

· 胡曾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徵缩酒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白: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名小白。
  • 匡周:指辅佐周王室。
  • 楚郊:楚国的郊外。
  • 楚王:指楚国的国君。
  • 雄霸:形容楚国国力强盛,国君威武。
  • 咆哮:形容楚王威猛,声势浩大。
  •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齐桓公的重要谋士。
  • 谋主:主要的策划者或顾问。
  • 言徵:言语的征兆,指言语中的预兆或暗示。
  • 缩酒茅:缩,减少;酒茅,古代祭祀时用来过滤酒的茅草。这里指减少祭祀的仪式。

翻译

齐桓公小白辅佐周王室,进入楚国的郊外,楚国的国君威武雄壮,声势浩大。 他却不记得管仲这位重要的策划者,反而去追求言语中的预兆,减少了祭祀的仪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齐桓公和楚王的对比,讽刺了楚王不重视真正的智谋之士,而沉迷于迷信和形式主义。诗中“小白匡周入楚郊”展现了齐桓公的英勇和忠诚,而“楚王雄霸亦咆哮”则描绘了楚王的威武却缺乏深思。最后两句“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徵缩酒茅”直接点出了楚王的短视和迷信,与齐桓公的明智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明智治国和迷信行为的批判。

胡曾

胡曾

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懿宗咸通中举进士不第。路岩为西川节度使,辟曾为掌书记。高骈镇蜀,又辟之。时南诏遗书不逊,曾答书,南诏屈伏,由是笺奏皆出曾手。僖宗乾符中,高骈移镇荆南,曾辟为荆南从事。又尝为延唐令。有《咏史诗》,《安定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