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东门

· 胡曾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管:乐器的美称。这里借指美妙的音乐。
  • **东门:指汉代长安城的东门。
  • **二疏:指西汉的疏广与疏受 。二人在任太子太傅、少傅时,认为功成名就,同时称病辞官,受到当时人们称赞。
  • **:以……为荣,意动用法。

翻译

有谁能够知足而回到田园故居呢?在长安东门,人们用美妙的音乐为疏广和疏受二人饯行。难道他们不珍视天子给予的俸禄和荣耀吗?只是后世贤达不会让自己长久地处于闲散居家的状态,懂得适时而退。

赏析

这首咏史诗以汉代二疏辞官的典故为题材。开篇以疑问“何人知足反田庐”,引出二疏这一人物,引发人们对知足退隐这一行为的思考。“玉管东门饯二疏”生动描绘出人们在东门为二疏送行的场景,用“玉管”增添了饯别场面的隆重与文化氛围。后两句对二疏辞官原因进行猜测与评价,“岂是不荣天子禄”,反问的形式增强语气,突出二疏并非不重禄位,而是有更高的追求。“后贤那使久闲居” 指出二疏这样的贤士懂得顺遂人生,不在高位久留,适时而退,揭示了他们明哲保身、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二疏这种明智之举的赞赏以及对当时现实的一定思考。整首诗虽然简短,但以典为基,寥寥数语便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迪性。

胡曾

胡曾

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懿宗咸通中举进士不第。路岩为西川节度使,辟曾为掌书记。高骈镇蜀,又辟之。时南诏遗书不逊,曾答书,南诏屈伏,由是笺奏皆出曾手。僖宗乾符中,高骈移镇荆南,曾辟为荆南从事。又尝为延唐令。有《咏史诗》,《安定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