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

· 高适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比数:比较,计算。
  • 金多:财富众多。
  • 胜人:超过常人。
  • 自矜:自夸,自傲。
  • 傍人:旁人,其他人。
  • 安所如:何去何从,无所适从。
  • 席门穷巷:形容家境贫寒,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 干谒:求见权贵,以求得官职或提拔。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那富家翁,曾经贫贱无人能比。一旦财富众多,结交豪贵,万事都胜过常人,健壮如虎。 子孙众多,满眼都是,妻子擅长管弦,妾能舞蹈。自夸一身如此得意,却嘲笑旁人独自愁苦。 东邻的少年何去何从,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出门无车。有才华却不肯去求见权贵,何必年年空读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富家翁与贫穷少年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奈。诗中,富家翁一朝富贵,万事胜人,生活奢华,而贫穷少年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生活困顿。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读书与求仕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有才之人应积极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非空读书。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