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淇(qí):淇水,水名。
  • 南星:星名。
  • 大火:星名,即心宿。
  • 征旆(pèi):远行的旗帜。

翻译

南天星中大火星出现,我将带着你渡过清澈的淇水。西边的树林中月亮已变微,远行的旗帜徒自拿着。碧绿的潭水已经离得很远,美丽的花朵能折下来送给谁。如果问起辽阳戍守之事,只有那悠悠的天边旗帜。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诗人与宋十一参军之间的某种情感和故事。诗中通过描述南星、大火、淇水、西林、微月、征旆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略带忧伤和迷茫的氛围。碧潭远去、瑶华不知遗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失落感或惆怅。最后以辽阳戍和天际旗收尾,增添了一种空旷而悠远的感觉,让人回味悠长。此诗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8首和《登幽州台歌》。 ► 1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