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詶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俯光拙句谨奉清韵用感钧私伏惟采览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 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 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叹:深切地叹息。
  • 塞笛:边塞的笛声,常带有哀怨之情。
  • 论文:讨论诗文。
  • 接萼:萼片的连接,比喻诗文的连贯和衔接。
  • 末曲:指自己的诗作,谦称。
  • 吹篪:篪是一种古代乐器,吹篪比喻创作诗文。
  • 陶钧:比喻陶冶和塑造,这里指培养和提拔。
  • 敷左悌:敷,施予;左悌,古代指辅佐君主的贤臣。
  • 邵公诗:指邵雍的诗,邵雍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翻译

深切叹息梅花凋落,并非因为边塞笛声的悲伤。 在讨论诗文时,我幸运地与您接续了诗意的萼片, 对于我那不成熟的诗作,我深感惭愧,如同吹奏不熟练的篪。 梅枝随着清风摇曳,它的香气因白雪而更加明显。 感谢您像陶匠塑造陶器一样培养我,让我有机会再赋诗, 如同邵雍的诗篇一样,我将继续努力创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落的深切感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谦逊态度。诗中,“重叹梅花落”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哀愁。后文通过“论文叨接萼”和“末曲愧吹篪”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谦逊和对前辈的尊敬。最后,诗人以“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作结,既表达了对提携之恩的感激,也展现了自己继续努力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徐锴

徐锴

五代末宋初广陵人,字楚金。徐铉弟。幼孤苦学,善为文。南唐李璟见其文,以为秘书省正字,历虞部员外郎、屯田郎,知制诰,累迁内史舍人卒,谥文。善小学,有《说文系传》、《说文解字韵谱》。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