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相公以东观庭梅西垣旧植昔陪盛赏今独家兄唱和之馀俾令攀和辄依本韵伏愧斐然

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 香随荀令在,根异武昌移。 物性虽摇落,人心岂变衰。 唱酬胜笛曲,来往韵朱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傅相公:指高官。
  • 东观:东汉时皇家藏书楼。
  • 梅西垣:种着梅花的墙。垣(yuán),矮墙。
  • 含章树:文中指梅树。
  • 荀令:指荀彧(yù),东汉末年政治家,据说他到别人家里,坐过的地方好几天都有香气。
  • 武昌移:晋代陶侃任武昌太守时,曾下令分种柳树。

翻译

安静地面对那含章之树,空闲时总会想起过去一起的时候。那花香如同荀令曾经留下的香气一般,梅树的根与武昌移栽的不同。事物的天性虽然有凋零之时,可人的心意怎会改变衰落呢。相互唱和酬答胜过笛曲之美妙,来来往往就如朱丝般和韵。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东观庭梅西垣的旧梅树展开,将对梅树的观赏与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人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梅树静静的伫立,引发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梅香如荀令的余韵,根却有自己的特色,暗示着独特性。即便事物天性会摇落,但相信人心不变。诗中强调了唱和酬答的美好,如同优美的乐曲,极富韵味,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文人意趣和对友情、岁月的感怀。整体意境清幽雅致,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徐锴

徐锴

五代末宋初广陵人,字楚金。徐铉弟。幼孤苦学,善为文。南唐李璟见其文,以为秘书省正字,历虞部员外郎、屯田郎,知制诰,累迁内史舍人卒,谥文。善小学,有《说文系传》、《说文解字韵谱》。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