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农二章
世路浇险,淳风荡除。
彼农家流,犹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
首乱如葆,形枯若腒。
大耋既鲐,童子未?。
以负以载,悉薅悉锄。
我慕圣道,我耽古书。
小倦于学,时游汝庐。
有饭一盛,莫盐莫蔬。
有繻一缇,不襟不袪。
所谓饥寒,汝何逭欤。
禹贡厥田,上下各异。
善人为邦,民受其赐。
去年西成,野有遗穗。
今夏南亩,旱气赤地。
遭其丰凶,概敛无二。
退输弗供,进诉弗视。
号于旻天,以血为泪。
孟子有言,王无罪岁。
诗以穷辞,以嫉悍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浇险:(jiāo xiǎn) 指世道险恶、人心不古。
- 淳风:(chún fēng) 指淳朴的风俗。
- 荡除:(dàng chú) 指清除、消失。
- 厥初:(jué chū) 指最初、原始的状态。
- 藁焉而席:(gǎo yān ér xí) 指用稻草做席子。
- 茨焉而居:(cí yān ér jū) 指用茅草盖屋顶居住。
- 首乱如葆:(shǒu luàn rú bǎo) 形容头发蓬乱如鸟巢。
- 形枯若腒:(xíng kū ruò jū) 形容身体瘦弱如干鱼。
- 大耋:(dà dié) 指年老的人。
- 鲐:(tái) 指老人背上的皱纹。
- ?:(xū) 指儿童的乳牙。
- 薅:(hāo) 指除草。
- 锄:(chú) 指用锄头耕作。
- 繻:(rú) 指细密的布。
- 缇:(tí) 指红色的丝织品。
- 襟:(jīn) 指衣服的前幅。
- 袪:(qū) 指衣服的袖口。
- 逭:(huàn) 指逃避。
- 禹贡:(yǔ gòng) 指古代记载土地等级的文献。
- 丰凶:(fēng xiōng) 指丰收和灾荒。
- 概敛:(gài liǎn) 指征收的税赋。
- 旻天:(mín tiān) 指苍天。
- 罪岁:(zuì suì) 指归罪于年成不好。
翻译
世道险恶,淳朴的风俗已荡然无存。那些农家,还保留着最初的生活方式。用稻草做席子,用茅草盖屋顶居住。头发蓬乱如鸟巢,身体瘦弱如干鱼。老人背上布满皱纹,儿童还未长出乳牙。他们背负重物,辛勤耕作。我向往圣人的道理,我沉迷于古书。有时学习感到疲倦,便去你的住处游玩。有一顿饭,没有盐也没有蔬菜。有一件红色的细布衣,没有前幅也没有袖口。这就是所谓的饥寒,你如何逃避呢?禹贡记载了土地的不同等级。善良的人治理国家,人民得到恩赐。去年西方的收成,田野里还有遗留的谷穗。今年夏天南方的田地,因干旱而赤地千里。无论丰收还是灾荒,征收的税赋都是一样的。退下来无法供给,前进上诉也无法得到关注。向苍天呼号,以血泪为泪。孟子曾说,君王不应归罪于年成不好。我用诗歌表达困顿之情,以谴责那些残暴的官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农村的艰苦生活和官吏的残暴,通过对比农家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世道的险恶,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藁焉而席”、“茨焉而居”等,展现了农家的贫困和艰辛。同时,通过对“禹贡厥田”和“遭其丰凶”等历史和现实的描写,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税赋制度和官吏的暴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陆龟蒙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612篇诗文
陆龟蒙的其他作品
- 《 景阳宫井 》 —— [ 唐 ] 陆龟蒙
- 《 杂讽九首 其三 》 —— [ 唐 ] 陆龟蒙
- 《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声 》 —— [ 唐 ] 陆龟蒙
- 《 闻袭美有亲迎之期因以寄贺 》 —— [ 唐 ] 陆龟蒙
- 《 奉酬袭美秋晚见题二首 其二 》 —— [ 唐 ] 陆龟蒙
- 《 和袭美泰伯庙 》 —— [ 唐 ] 陆龟蒙
- 《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渔庵 》 —— [ 唐 ] 陆龟蒙
- 《 谨和谏议罢郡叙怀六韵 》 —— [ 唐 ] 陆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