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贡士会试京师
国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赉皆知天。南宫坐试二三策,能使海内无遗贤。
院门晨开官烛烂,白袍鹄立人五千。上谈礼乐祖姬孔,下议制度轻雠玄。
临轩曾看宰相贺,云间尽见当胪传。看花或骑太仆马,锡宴每给司农钱。
登朝出牧知几辈,冠佩剑纷相联。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
浔阳老守血洒地,甬东大将魂沉渊。乃知儒术王政本,至此正赖扶倾颠。
诸生区区抱遗籍,草莱窜亡亦可怜。南方上公境独治,鹿鸣更欲兴宾筵。
张君几年客夜雨,古檠空案亲韦编。逢时颇欲见行事,岂但持作求鱼筌。
入场叉手万言毕,众目一叶惊先穿。辞家又随计吏发,京城远瞻北斗连。
秋风吹衣别酒冷,枯杨浅水阊门边。君行勿亟我有语,落日尚在车衡悬。
窃闻天子正侧席,此去为拜彤庭前。挥毫休奏醴泉颂,给札莫赋凌云篇。
但当开口论世事,号令次第宜何先。坐令王纲复大正,乾枢共仰天中璇。
我今有志未能往,矫首万里空茫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赉 (lài):赐予,给予。
- 南宫:指礼部,负责科举考试。
- 二三策:指科举考试的策问。
- 临轩:皇帝在殿前接见群臣。
- 胪传:传呼,指科举考试中传呼及第者的名字。
- 司农:官名,掌管财政。
- 圯 (yí):毁坏,衰败。
- 浔阳老守:指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守卫的老将。
- 甬东大将:指在甬东(今浙江宁波一带)的大将。
- 韦编: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
- 计吏:负责统计的官员。
- 车衡:车辕前端的横木。
- 彤庭:指皇宫。
- 醴泉颂:古代赞美皇帝的文辞。
- 给札:给予书写用的纸张。
- 乾枢:天枢,指天子的权力。
翻译
国家文治已有百年,众多士子谁不是天赐之才。在南宫参加科举考试,通过策问选拔,确保海内无遗漏的贤才。
院门早晨打开,官烛辉煌,五千白衣士子如鹄立。他们上谈礼乐,尊崇姬孔,下议制度,轻视仇玄。
皇帝在殿前接见,宰相祝贺,及第者的名字传呼于云间。赏花时骑着太仆的马,宴会上常有司农的钱财。
登朝出任官职的人不知几辈,冠佩剑纷相联。近来国运衰败,人们争相效仿死节之士,羞于生还。
浔阳的老守血洒地,甬东的大将魂沉渊。由此可知儒术是王政的根本,此时正依赖它来扶正倾颓。
诸生执着遗籍,草莱中窜逃,亦可怜。南方上公境独治,更欲兴办宾筵。
张君几年客居夜雨,古檠空案,亲笔书写韦编。逢时颇欲见行事,岂但持作求鱼筌。
入场叉手万言毕,众目一叶惊先穿。辞家又随计吏出发,京城远瞻北斗连。
秋风吹衣别酒冷,枯杨浅水阊门边。君行勿亟我有语,落日尚在车衡悬。
听说天子正侧席以待,此去为拜皇宫前。挥毫休奏醴泉颂,给札莫赋凌云篇。
但当开口论世事,号令次第宜何先。坐令王纲复大正,乾枢共仰天中璇。
我今有志未能往,矫首万里空茫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士子赴京参加科举的盛况,以及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高启通过对科举考试的描述,展现了士子们的才华与抱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文治的赞颂和对时局的忧虑。诗末,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却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士人的风采,又抒发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