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张中丞庙

· 高启
延秋门上乌啼霜,羯奴晓登天子床。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公卿相率作降虏,草间拜泣如群羊。当时不识颜平原,岂复知有张睢阳? 孤城落日百战后,瘦马食尾人裹疮。男儿竟为忠义死,碧血满地嗟谁藏。 贺兰不斩上方剑,英雄有恨何时忘。千年海上见祠庙,古苔丛木秋风荒。 摩挲画壁尘网里,勇气烨烨虬须张。巫歌《大招》客酹酒,忠魂或能来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秋门:唐代长安城的一座城门。
  • 羯奴:指安禄山的军队,安禄山是突厥与汉族混血,故称其军队为羯奴。
  • 天子床:指皇帝的宝座。
  • 万乘:指皇帝。
  • 颜平原:指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平原太守,抵抗安禄山叛军。
  • 张睢阳:指张巡,唐代名将,曾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坚守抵抗安禄山叛军。
  • 上方剑:即尚方剑,皇帝赐予的宝剑,代表皇帝的权威。
  • 《大招》:古代楚辞中的一篇,用于招魂。

翻译

延秋门上的乌鸦在霜降时啼叫,安禄山的军队清晨就占领了皇帝的宝座。江边的老臣暗自流泪,皇帝西去的路途遥远。

朝中的公卿们纷纷投降,像群羊一样在草丛中跪拜哭泣。当时不认识颜真卿,又怎会知道有张巡这样的英雄?

孤城在落日下经历了百战之后,瘦弱的马儿吃着尾巴,人们用布包裹着伤口。男儿最终为忠义而死,碧血洒满大地,可惜无人收藏。

贺兰没有斩断上方剑,英雄的怨恨何时能忘?千年之后在海上见到祠庙,古苔和丛生的树木在秋风中显得荒凉。

在尘封的画壁上摩挲,勇气的光芒闪烁,虬须张开。巫师唱着《大招》,客人们酹酒,忠魂或许能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历史场景,通过对延秋门、天子床、江头老臣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和悲壮。诗中对颜真卿和张巡的提及,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结尾处的祠庙、画壁、巫歌等元素,则寄托了对忠魂的怀念和对英雄事迹的传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忠义精神的赞颂和对历史的沉思。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