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图

· 陆深
三松亭亭高插天,离立森爽含风烟。 栋梁廊庙似无用,撑架日月如有权。 浑疑无地着此物,日观其下天坛前。 秦时大夫封不受,汉家武皇来何虔。 潜龙卧龙差可拟,鳞鬣头角俱依然。 懒为行雨六丁怒,彩虬金电挥成鞭。 有似高人傲一世,宁舍富贵耽沈玄。 师山孙子今奇士,家住万山苍翠边。 胸中惟储秘书监,囊里不贮司徒钱。 手种青松一万树,如此三树尤堪怜。 风雷掀舞山岳动,岁华剥落冰霜偏。 古柏空传二百丈,蟠桃浪说三千年。 有时坐石听凉籁,独把黄庭金字编。 神仙官府总一致,朝中宰相山中贤。 题诗一寄可斋子,会见沧海成桑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形容物体高耸直立的样子。
  • 离立:分散站立。
  • 森爽: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多。
  • 风烟:风和烟雾,常用来形容景色的朦胧美。
  • 栋梁廊庙:比喻国家的重要官员或支柱。
  • 撑架日月:比喻支撑起天地,具有重要的作用。
  • 浑疑:完全怀疑,难以置信。
  • 日观:指日观峰,泰山的一个景点。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秦时大夫:指秦始皇时期的大夫。
  • 汉家武皇:指汉武帝。
  • :恭敬。
  • 潜龙卧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鳞鬣:指龙的鳞片和鬃毛。
  • 行雨:指龙行云布雨。
  • 六丁怒:六丁是道教中的神祇,怒指发怒。
  • 彩虬金电:形容龙的华丽和电光。
  • 挥成鞭:比喻龙的动作迅速有力。
  • 傲一世:傲视一切,自视甚高。
  • 宁舍富贵:宁愿舍弃富贵。
  • 耽沈玄:沉迷于深奥的学问。
  • 师山孙子:指作者的朋友或弟子。
  • 胸中惟储:心中只储存。
  • 秘书监:古代掌管图书的官职。
  • 囊里不贮:口袋里不存放。
  • 司徒钱:指钱财。
  • 岁华剥落:岁月流逝,事物逐渐衰败。
  • 冰霜偏:指冰霜的影响。
  • 古柏:古老的柏树。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凉籁:清凉的风声。
  • 黄庭:道教经典。
  • 金字编:用金字书写的经典。
  • 神仙官府: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朝中宰相: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山中贤:山中的贤人。
  • 可斋子:指作者的朋友或弟子。
  • 沧海成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翻译

三棵松树高耸入云,分散站立,枝叶繁茂,仿佛含着风烟。它们虽不像国家的重要官员那样支撑着国家,却似乎有权支撑起天地。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样的地方竟然有如此高大的树木,就像是在日观峰下的天坛前。秦始皇时期的大夫不受封赏,汉武帝的虔诚又何在?这些松树就像是隐居的贤才,鳞片和鬃毛依旧。它们不愿行云布雨,六丁神祇因此发怒,龙的华丽和电光迅速有力。它们像是高傲的人,宁愿舍弃富贵,沉迷于深奥的学问。师山孙子是当今的奇士,住在万山苍翠的边缘。他心中只储存着图书,口袋里不存放钱财。他亲手种下了一万棵青松,其中这三棵尤为珍贵。风雷使山岳震动,岁月流逝,冰霜使事物逐渐衰败。古老的柏树传说有二百丈高,蟠桃则传说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有时他坐在石头上聆听清凉的风声,独自阅读用金字书写的道教经典。理想中的美好境地与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并无二致,山中的贤人与朝中的宰相一样重要。他题诗寄给可斋子,预见世事将会发生巨大的变迁。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三棵松树为引子,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高洁、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中,松树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它们傲视一切,宁愿舍弃富贵,沉迷于深奥的学问,象征着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理想境地的向往。通过对松树的赞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

陆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