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狼篇
狼来村烟黑,狼去村烟紫。迢迢青川路,鸡豚岂堪此。
鸡豚尚可,杀我稚子。使者从东来,耰锄借闾里。走马竞风电,脱辔及日晷。
常年四境愁,此夕一击死。姬公驱猛,志在安民。留侯挥椎,匪为一身。
河清海晏,物阜风淳。歌我搏狼,以告臣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耰锄(yōu chú):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平整土地。
- 闾里(lǘ lǐ):古代的居民区,这里指村民。
- 日晷(rì guǐ):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这里指时间。
- 姬公:指周公姬旦,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周成王,有“安民”之志。
- 留侯:指汉初的谋士张良,他曾用铁椎刺杀秦始皇,有“为一身”之志。
- 河清海晏(hé qīng hǎi yàn):比喻天下太平。
- 物阜风淳(wù fù fēng chún):物产丰富,风俗淳朴。
翻译
狼来时,村庄的炊烟显得暗淡;狼离去,炊烟又恢复了紫色的光彩。遥远的青川路上,鸡和猪怎能承受这样的威胁。 鸡和猪尚且可以牺牲,但怎能让我那幼小的孩子受到伤害。使者从东方来,借用村民的农具。他骑马如风如电,脱下马辔,赶在日落之前。 常年四境都充满了忧愁,今夜一击将狼杀死。姬公驱赶猛兽,志在安定民众。留侯挥动铁椎,并非只为个人。 如今河清海晏,物产丰富,风俗淳朴。我们歌颂这次搏狼的壮举,以此告慰臣民和邻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村民与狼的斗争,以及使者及时赶来帮助村民的情景。通过对比狼来狼去的村庄景象,突出了狼患的严重性和村民的无奈。使者的到来和迅速行动,象征着希望和拯救。诗中提到的姬公和留侯,分别代表了为民除害和为国为民的志向,体现了作者对正义和英雄行为的赞美。结尾的“河清海晏,物阜风淳”则是对和平繁荣时代的向往,而“歌我搏狼,以告臣邻”则是对这次胜利的庆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