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虎

· 陆深
平江夜缚张九四,吴波不动吴山腻。齐云楼前半死灰,杀气阴阴北门至。 当年部将号老虎,血战区区一抔土。计诚左,心独苦,城头夜纳儒士语。 可怜黄金买辞赋,炮震声中散如雨,姑苏台麋鹿麌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江:地名,今江苏苏州。
  • 张九四: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叛乱者或敌对势力。
  • 吴波:指苏州的水波。
  • 吴山:苏州的山。
  • :沉重、压抑。
  • 齐云楼:地名,可能是苏州的一处建筑。
  • 半死灰:比喻残破不堪的景象。
  • 北门:指城北的门,可能象征敌军的到来。
  • 部将:下属的将领。
  • 一抔土:一小堆土,比喻微不足道的地方。
  • 计诚左:策略失误。
  • 儒士:读书人。
  • 辞赋:古代文学体裁,这里指文人的作品。
  • 炮震声:炮火的声音。
  • 散如雨:形容散落的样子。
  • 姑苏台:苏州的一处古迹。
  • 麋鹿麌麌:麌麌(yǔ yǔ),形容鹿群聚集的样子。

翻译

在平江的夜晚,张九四被俘,苏州的水波未动,山峦却显得沉重。齐云楼前,一片残破景象,城北的门传来阴森的杀气。

当年的部将被称为老虎,他们在微不足道的地方血战。策略失误,心中独苦,城头夜深时,儒士的话语传入耳中。

可怜那些用黄金购买的辞赋,在炮火声中散落如雨,姑苏台上,鹿群聚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平江(苏州)的战乱景象,通过对比平静的水波与沉重的山峦,以及残破的齐云楼和阴森的北门杀气,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压抑气氛。诗中“部将号老虎”与“一抔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小人物的无奈。最后,黄金购买的辞赋在炮火中散落,象征了文化的脆弱和战争的无情,而姑苏台上的鹿群则暗示了战后的荒凉与重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