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

· 陆深
雪堂旧路君重到,赤壁文章五百年。 一向东曹分郡檄,却从南斗望台躔。 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 明发大江过夏口,中流应有济川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堂:指黄州的一个地方,苏轼曾在此居住,并建有雪堂。
  • 赤壁文章:指苏轼的《赤壁赋》等与赤壁相关的文学作品。
  • 五百年:从苏轼的时代到陆深的时代大约五百年。
  • 东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皇甫子循原来的官职。
  • 分郡檄:指被分派到地方任职的命令。
  • 南斗:星宿名,这里象征南方。
  • 台躔:星宿的运行轨迹,这里指皇甫子循的行程。
  • 宿雨:连绵不断的雨。
  • 明发:天明出发。
  • 夏口:地名,即今天的武汉市汉口。
  • 济川船:渡河的船,比喻帮助渡过难关的人或事物。

翻译

你将再次踏上通往雪堂的旧路,赤壁的文学作品已经流传了五百年。 曾经在东曹任职的你,现在却要从南方的星宿望向北方的台躔。 远道而来的尘埃沾满了你的征袍,连绵的秋雨凉透了你的客鬓。 天明时分,你将乘船经过夏口,在中流之中,应该会有帮助你渡过难关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陆深为送别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而作。诗中,陆深通过对雪堂、赤壁等历史文化的引用,表达了对皇甫子循的敬重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中“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描绘了皇甫子循旅途的艰辛和岁月的痕迹,而“明发大江过夏口,中流应有济川船”则寄寓了对皇甫子循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顺利渡过难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