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慰

高卧兰陂葛井东,几年疏韵叶焦桐。 思分曲垒商浮白,梦狎桃笙赋比红。 山国日閒鸥社稼,海门春老鲎帆风。 清狂近接无争侣,不喻蓬蒿有射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陂(lán bēi):指兰草丛生的水边。
  • 葛井:指隐居之地,传说中的仙人葛洪曾在此炼丹。
  • 疏韵:指稀疏的音韵,这里比喻诗文的格调。
  • 叶焦桐:比喻琴音高古。
  • 曲垒:指曲折的城墙,这里比喻诗文的结构。
  • 商浮白:商,古代五音之一,浮白,指酒。这里指在诗文中寄托情感。
  • 桃笙:指用桃木制成的笙,这里比喻美好的梦境。
  • 比红:比喻诗文中的色彩鲜明。
  • 山国:指山区。
  • 鸥社稼:指隐居生活中的田园生活。
  • 鲎帆风:指海上的风,鲎是一种海洋生物,帆指船帆。
  • 清狂:指清高狂放的性格。
  • 无争侣:指没有争斗的伴侣。
  • 射工:指射箭的工匠,这里比喻世俗的纷争。

翻译

我高卧在兰草丛生的水边,葛井的东边,几年来,我的诗文格调高古,如同焦桐之音。我思考着如何将情感寄托在曲折的诗文中,如同在酒中浮白;在梦中,我与桃木笙相伴,诗文色彩鲜明。在山区,日子悠闲,我过着田园生活,如同鸥鸟一般;海门春老,我感受着海上的风。我性格清高狂放,近来没有争斗的伴侣,我不明白,为何蓬蒿之中还有射箭的纷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兰陂”、“葛井”等意象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而“疏韵”、“叶焦桐”则体现了诗人诗文的高古风格。后句中的“曲垒商浮白”、“梦狹桃笙赋比红”展现了诗人在诗文创作中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山国日閒鸥社稼,海门春老鲎帆风”自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海上自由的向往,而“清狂近接无争侣,不喻蓬蒿有射工”则彰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不解。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