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秋况

摇落秦川赋独醒,钓竿惭却五湖汀。 有怀漫笑屠龙技,无事容探瘗鹤铭。 远道几年违菽水,枯囊终日计参苓。 吴舠载酒清歌艳,愁绝临风未忍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摇落:凋零,衰败。
  • 秦川:指陕西渭水平原。
  • :作诗。
  • 独醒:独自清醒,比喻不同流俗。
  • 钓竿:钓鱼的工具,这里比喻隐居或退隐。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水边平地。
  • 屠龙技:比喻高超但不实用的技艺。
  • 瘗鹤铭:古代铭文,记载埋葬鹤的事情,这里指隐逸之事。
  •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形容生活简朴。
  • 枯囊:干瘪的钱袋,形容贫穷。
  • 参苓:人参和茯苓,这里指药材。
  • 吴舠:吴地的小船。
  • 载酒:带着酒。
  • 清歌艳:清亮的歌声,艳丽的景象。
  • 愁绝:极度忧愁。
  • 临风:迎风。

翻译

在秣陵的秋天,我像秦川的凋零一样独自清醒,却惭愧地放弃了隐居五湖的钓竿。 我有着不实用的屠龙技艺,却无事可做,只能探寻那些关于隐逸的铭文。 远离家乡已经几年,无法享受简朴的生活,终日计算着干瘪的钱袋和药材。 在吴地的小船上,带着酒,听着清亮的歌声和艳丽的景象,迎风而立,却因极度忧愁而不忍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秣陵秋天的孤独与忧愁。诗中,“摇落秦川赋独醒”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也显示了他的清醒与超脱。而“钓竿惭却五湖汀”则进一步以隐居的放弃,来象征诗人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屠龙技”、“瘗鹤铭”等隐逸意象的描绘,以及对“菽水”、“参苓”等生活细节的刻画,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